【专题推荐】业务在线,企业如何低成本实现数字化转型?

发表时间:2022-06-29 17:06作者:王小兵来源:明建数智研究院
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卷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工程行业产值虽然持续增长,但面临的挑战非常巨大,行业利润率一路下滑,行业从业人员连续三年负增长,企业经营现金流净值处于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尤其是国内大型国资企业,在国资委的要求下,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未来传统中小企业将面临国内大型数字化企业的降维攻击。
经过明建云深入对标研究,我们必须用数字化重构我们的商业模式,改变我们企业的运营底座,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企业,以此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成长型工程企业,缺乏专业信息化人员、缺乏雄厚资金投入、缺乏长周期的时间投入,如何才能低成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图片

明建云创始人兼CEO   王小兵
Part1

数字化能够指数级提升企业效能

我们总结了一个词,叫"VUCA时代",指的是企业的生存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从去年到今年,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划分了三道红线,恒大、阳光城等房企接连暴雷,市场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再加上常态性的疫情,企业生存压力更是剧增!

以建筑业为例:根据明建数智研究院《2021年建筑工程上市企业年报分析》报告数据,建筑业的利润、增速一路下滑,预示着外围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大厂裁员潮,也要求企业必须提升效能!

图片

所以,我们把国内企业、美国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能做了对比分析。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的工作效率是国内传统企业的4倍,而互联网企业的工作效率更是高达8倍!那么,为什么传统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办公效率、效能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互联网企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以阿里巴巴为例:在阿里,所有的工作沟通、协同在线都是通过钉钉实现,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能进行工作审批、视频会议等。所以,数字化工作方式和它的支撑平台才是互联网企业实现高效能的关键要素!

Part2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手段

难以实现“跳级”和跃迁

很多人可能会问,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化工作方式能否帮助大众企业实现低成本数字化转型?

当然可以!

前提在于大众企业的生产工具要从工业化升级到数字化,同时,思维方式也要从管控转向赋能激活组织活力。

图片

我们也分析过,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一般都会经历这4个阶段:

  • “小学”阶段:比如工程企业经常需要去算量、算价,它就会用一些工程类的造价软件,也被称为专业软件信息化阶段;

  • “中学”阶段:比如企业内业务部门级的信息系统,或者为了管好合同,采用的合约管理模块,这种就是业务部门信息化阶段;

  • “大学”阶段:很多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会主动研发属于自己的APP,包含生产制造的各个维度,也被称为企业管理信息集成阶段;

  • “研究生”阶段:为了进一步深挖数据价值,让数据去反向驱动业务,比如从原来的“人找事”变成“事找人”,也就是大数据应用阶段。

图片

但是遵循着这个规则往前走,往往会遇到这3个痛点:

1、成本高;

2、时间周期比较长;

3、到深入应用的阶段,想要实现数据的横向打通比较困难。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帮助企业走完几个阶段,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呢?

这里,我们也给大家分享几种模式:

建设模式一:基于第三方标准产品+定制开发,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图片

这类模式是企业常规的做法,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工作内容之前有一部分是人工作业,另一部分通过某个管理系统赋能,当有新的业务需求出现,又得采用新的应用模块,比如项目管理、OA审批或者财务相关的一些应用。
这种模式最大的一个痛点在于:
1、大量的功能在多个系统中重复部署,数据重复并且无法协同,形成数据孤岛;
2、数据和业务分散,不利于业务沉淀与流程协作,定制开发工作量大;
3、使用多个App,使用人员要频繁切换,操作复杂。
对于一线办公人员而言,这种模式并没有帮助他们减少工作量,反而会增加工作量。
建设模式二:基于OA+低代码平台,搭建企业信息化系统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图片

有的企业会选择先上一个OA系统,再通过OA系统去定制不同的板块,这种模式其实是非常高效的,能够很快地把模块搭建出来。

但是它有个最大的痛点就是流程通,但数据不通,无法实现数据智能!

比如,企业管理人员在审批的时候,会比较依赖于各个部门或者业务发起人上传的附件,审批人员要一个个去看附件内容,审批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错漏,就需要靠办事人员的认真负责,以及各级人员的层层把控。

那么这样的系统到底能不能给企业提供一些帮助或者智能预警呢?仅仅基于OA系统,可能很难做到。

基于这些痛点,我们也在想,明建云有没有一些创新的模式能帮到大家?

比如从信息化的起步、扩展,到实现业务管控和提效,再介入到数据管理和全面应用阶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基于钉钉/企微底座的业务在线+数据智能,可以帮助企业跨越式进入数字化时代!

图片

Part3
五个在线,让传统企业
完成商业模式的底座重构

有人可能会问,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其实,数字化和信息化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在线”这两个字上。

原来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依赖纸质审批,靠人工来驱动,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一个业务,业务人员提交了某个信息后,就等着下一个领导有空的时候去处理,时间完全无法控制。

而数字化在线,就是当业务人员提出需求,他可以随时随地跟下一环节或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沟通,比如说信息或会议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所以我们总结下来,“数字化在线”可以分为组织、沟通、协同、业务、生态五个在线。

图片

通过这五个在线,一方面能帮助企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节约时间成本,实现透明化管理,让员工变得更加自觉,主动推进业务,实现业务创新。

现在,很多工程企业都还在使用微信群进行工作沟通,而微信群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昵称”,所以很难及时找到对应的人,沟通也只能选择微信语音,如果对方不在线就无法联系。

但是如果大家用过OA、或者钉钉、企业微信,就会发现,它们都可以帮助企业轻松实现组织在线,统一扁平化管理,无需添加好友即可发送消息或拨打电话,让工作沟通更高效!

图片

关于“沟通在线”,很多企业习惯使用微信来沟通工作,但是你会发现,当你在微信上发了一个信息,并不能看到员工是否已读,如果在群里问“是否收到”,群内就会看到一排的“收到”,信息传递的效果并不好。

所以说,微信的本质是生活,它是一个“广播”体系,不需要反馈,但工作需要效率和反馈,发出的消息对方是否已读?有什么反馈?这些都是很关键的信息。

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它们内部办公使用的都是企微、钉钉这类的软件,因为在这些软件里,才能实现无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触达。比如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都选择使用腾讯会议、钉钉视频会议来沟通工作,预计节省了75%的通讯费用!

图片

第三个层面——协同在线:以考勤为例,“员工是否正常出勤?”是企业人事部门需要关注的数据,它与员工的薪资发放密切相关。当企业规模不大,对员工考勤比较随意,员工口头请假没有审批流程、每月实际出勤天数不清楚,等到月底计算工资的时候就会变得很麻烦。
但是,如果企业使用了钉钉、企微,就能轻松实现“进入公司范围自动打卡”、“人脸识别门禁”,请假审批自动关联考勤数据,月底还能自动生成报表,大幅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

图片

那“业务在线”指的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组织、沟通、协同和业务在线都是基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挖掘数据的价值。所以明建云就是以钉钉/企微为底座平台,把业务部分跟钉钉/企微无缝融合,让企业所有业务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赋能。

比如可以看到投标分析的数据,知道施工前有多少项目在投标;能实时看到企业有多少资质证件,包括资质证件到期情况的提醒;能看到企业在施工中每个项目的收入情况和产值确认情况;还能知道人、材、机的支出成本,以及项目形象进度、质安检查与反馈数据。

在整个体系中,除了业务在线的协作,还能通过数据智能,实现动态管控成本、利润数据,做到及时预警。比如材料的量价控制标准是多少?实际哪一些已经超标了?这些数据不用等到项目结算完才发现,而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时提醒业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这个才是“数据的价值”!

对工程企业的决策层来说,开通“明建云工程”应用之后,就能随时掌握到企业的收入、支出、利润、现金流,以及风险情况。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对比企业原来传统的人工作业,我们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在线后,大概可以帮企业提升35倍的工作效率!

图片

至于生态在线,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微信和微信之间的连接。比如员工通过企业微信添加客户微信,本质上是属于组织与个人形成了连接,后续品牌市场的服务或者是优惠信息的推送,都能直接触达每一个客户,这就是组织化关联的能力。
总结下来,就是“5+2”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组织在线、沟通在线、协同在线、业务在线、生态在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

图片

Part4
如何有序推行企业数字化工作?

经营管理的认知变革:持续的“一把手”工程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想要让整个公司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是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决策层应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实施工作的领导与主要参与者要参与。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工作方式和思考习惯,所以要持续推动“一把手”工程。当企业“一把手”认同了这个模式是适合自身企业的,能帮助企业员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就建立了组织认同。

另一方面,在整个体系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观念要转变,企业流程要优化,而不是单纯地上一个流程系统。同时,推动之后要给大家带来实际的利益,让每一个人愿意接受系统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并积极参与。

图片

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

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这3个平台: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

那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钉钉本质上是为了让组织工作沟通更简单,它的定位是以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协同为导向;

而企业微信最强的能力是连接,它作为组织,连接了11亿微信用户。

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比如说双方对数字化的理解深度、共创需求响应度和团队资源投入度,都是非常关键的考察维度,在整个落地环节,我们建议企业“小步快跑,分步实施”。而其中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是实现组织在线,也就是大家统一在一个工作平台上沟通。

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领导如果认同,就要创建钉钉/企微架构,解散微信群,完成“初始”的数字化转型,之后业务的协同可以持续去迭代。

图片


请填写您的信息,立即获取专属解决方案
姓名
*
公司
*
电话
*
提交
最新资讯
相关资讯
快速入口
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400-851-8088
总公司: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3栋6层601号、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七道惠恒大厦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
常见问题
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武大科技园兴业楼